防疫宅在家 ── 用旋轉控制訓練來增加關節活動度吧 Post author:user Post published:9 6 月, 2021 Post category:2020 有上過課的學員應該對這個夾球髖關節繞圈的動作很熟悉, 這個穩定地控制關節繞圈的動作就是Controlled Articular Rotations, 簡稱CARs CARs是來自提一個升身體控制能力的訓練系統 ── 功能性活動範圍調節(Functional Range Conditioning, FRC)的其中一個部分, 方式是每次個別活動一個關節,在動作前先啟動核心,並將核心的力量往外延伸至四肢讓全身繃緊(放射作用,Radiation effect), 簡單地說,就是全身用力然後想像你要抵抗外力不能被推動 維持上述的放射作用後,再把關節盡可能地繞大圈。 那CARs和一般的伸展有什麼不一樣呢? 藉由關節繞圈,關節囊內的感受器會傳遞與接收這個旋轉的訊號,除了能增加關節的可動程度之外,也同時增進神經控制肌肉的能力。而平穩緩慢地活動該關節的同時須讓核心用力並全身繃緊,相對一般的伸展運動可徵招更多運動單位(Motor unit),簡單地說,核心與全身繃得越緊肌肉參與這個動作的比例越高比較不會出現代償之外,也能提升動作覺察的能力。 說了這麼多CARs的好處,一起來試試以下動作吧🤸 一、上半身 1. 頸椎 動作時保持收下巴 2. 胸椎 手抱胸或抱球幫助做出胸椎屈曲的動作 3. 肩關節 動作時須穩定身體,維持重心與腰椎曲線不變 4. 肩胛骨 也可以在四足跪姿或棒式下完成這個繞圈動作👇 5. 肘關節 肘彎曲與伸直時盡可能讓二頭與三頭肌用力 6. 腕關節 動作時維持前臂穩定,避免手指彎曲 二、脊椎頸椎與胸椎有各自獨立的旋轉控制訓練,也可以做整體脊椎的控制訓練,但在這裡不旋轉,而是做出分節動作 ── 貓式 – 駱駝式 動作時需感覺脊椎一節一節移動,做出屈曲與伸直 三、下半身 1. 髖關節 可以在站姿或四足跪姿下訓練,夾球增加大腿後側肌群用力程度 2. 膝關節 修正示範影片中的動作:腳踝需固定在最大背屈(往上勾),以確保是脛骨旋轉,而不是腳踝哦 3. 踝關節 同上,為了確保旋轉的是腳踝不是膝蓋,雙手必須固定脛骨,做出單純的踝關節旋轉 手指和腳趾也可以做旋轉控制訓練,但因為我的大腳趾動作障礙只好附上影片讓大家參考,各位可以測試看看自己的大腳趾和其他四根腳趾能不能分開做動作👇 4. 趾關節 若關節曾受傷或旋轉時出現疼痛,可以先小範圍地繞圈,再慢慢增加繞圈的幅度另外,別忘了旋轉有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方向哦! 雖然這些旋轉動作看起來沒什麼,但因為動作的同時須保持核心用力並將全身繃緊,所以實際上做起來是相當累人的各位不妨一起試試囉😏Use it, or lost it! 繞起來 You Might Also Like 防疫宅在家 ── 活動過胸椎後怎麼還是覺得緊繃且肩頸不適呢? 8 7 月, 2021 別再滾你的髂脛束啦 17 4 月, 2020 久坐後的自救方式 (二) 27 11 月, 2019